廉政动态
驻商务厅纪检监察组:探索运用信息化手段精准开展监督
近期,驻商务厅纪检监察组牵头厅电子商务和信息中心,赴湘苏浙三地开展实地调研,学习借鉴中东部地区商务领域纪检监察工作经验和数字化建设创新举措,探索运用信息化技术开展监督,提升派驻监督的工作质效。
在湖南,驻厅纪检监察组全面介绍了派驻机构的工作情况,着重对政治监督“一通报两清单”工作机制,招投标工作“负面清单”,针对奖补类项目、展会类活动,通过“会议审议+现场监督+专项检查”等方式开展监督以及依托省纪委“互联网+监督”信息平台,对公务用车、违规接待等进行自动预警的监督机制进行了介绍。
在江苏,驻厅纪检监察组介绍了派驻机构在坚守职责定位,服务保障商务中心工作的具体举措,在压实主体责任方面,建立了与“一把手”情况交流、与班子成员情况通报机制,严格落实谈心谈话、述职述廉等制度;在日常监督方面,紧盯“关键人”“关键事”“关键处”开展监督,对政府采购、项目招标、专家评审、评定认定等重要事项,建立“同步公示监督举报电话”制度,依托省商务厅OA办公系统,自行开发应用纪检监察监督工作数据库,建立“三重一大”事项全周期信息化监管系统,规范“三重一大”事项事前、事中、事后报备工作,实现对重大事项全流程各环节的监督,增强了监督的针对性实效性;在廉政风险风控方面,督促商务厅修订《省商务厅廉政风险防控手册》,梳理排查职权事项68项,查摆风险点162个,开展业务流程再造并绘制权力事项运行流程图69个,形成防控风险的全方位、全要素、全流程体系。
在浙江,驻厅纪检监察组对明晰政商交往边界和底线、推进商务领域公权力大数据监督、优化商务领域营商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经验分享,在规范公职人员与服务管理对象交往行为方面,督促制定了《浙江省商务厅“亲”“清”政商关系行为规范》,强调了要有“十种意识”,列明了“十项禁止”行为,明确政商交往的底线;在大数据监督方面,聚焦工程建设、招商引资、土地收储三大高频权力事项,建立“开发区公权力大数据运行平台”,将触角延伸至县(区)及企业,对公权力运行进行实时录入,开展记录、分析、监督和处置。
下一步,调研组将充分吸收借鉴三地先进经验,推进派驻监督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为推动两个责任贯通协同,纪检监察组将建立完善与厅党组的会商沟通机制、重要监督事项报告报备制度,并督促厅党组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政府采购监管机制、亲清政商关系监督机制,切实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二是聚焦重点工作开展专项监督。对奖补资金分配、展会类活动、报废机动车回收企业资质认定等重点工作开展监督,有效防范廉政风险。三是探索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监督。紧盯"三重一大"事项,探索建立纪检监察监督工作信息化系统,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升监督质效。(驻商务厅纪检监察组)